喜迎二十大 大干一百天 | 中国船舶中船九院设计的我国首个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在济宁动工

2022-10-14

1.jpg

近日,全国首个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在济宁邹城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九院承担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将依托济宁能源现代港航物流全产业链优势,打造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

项目规划占地约1125亩,利用白马河约1.2公里岸线,采用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新建船台、港池、舾装码头、船体联合车间、分段装焊车间、涂装车间、舾装综合车间、动力环保站房等生产设施,一期工程计划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一期建成后将具备年造船240艘、修船100艘的生产能力,项目整体竣工后,将具备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的生产能力。

中船九院副总经理王琦在参加开工仪式时指出,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是济宁能源布局内河造船领域的大手笔项目。高质量新能源作为动力的船舶普及必将塑造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新格局。中船九院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发挥船厂规划设计领域技术优势,打造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标杆工程,使之成为连接南北通江达海、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装备制造牵引龙头项目。

2.jpg

济宁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以绿色智能造船、造绿色智能船舶为方向,将全部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从而引领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大力推动船舶制造的模块化、标准化和批量化,加快内河船舶升级迭代,同时,还将有效带动腹地钢铁、高端化工等产业集聚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引领中国江北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新格局。

目前,济宁能源正全力打造“港、贸、船、产、建、融”的港航全产业链体系,这一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济宁港定位为京杭运河水运主通道“北煤南运”的重要下水港,是鲁西南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济宁市引导产业布局、开发沿运河经济带和实施“以河兴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项目建成后,将对改善鲁南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延长公路网络运营周期、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港航经济生态体系,实现京杭大运河经济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邮箱Login
友情链接Friendship Link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5474号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303号
传真: 021-62573715
邮编:200063
E-mail: csscndri@ndri.sh.cn
电话:021-62549700
版权所有: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